摸黑看日出對我而言是一大挑戰,凌晨兩點半起床,開始調生理時鐘。我想過這時候,其實還在睡眠階段,不妨跟旅館的摸泥叩一樣,0320起床,0340去搭接駁車。但我又怕萬一內急不方便,所以調得很辛苦。幸好無論如何,我順利地看完日出了,哈。
旅館的摸泥叩幾分鐘後又響一次,很貼心。來到大門口,氣溫是14度,不冷,星星還掛在天空,月亮不見了,小廣場上有四輛超跑。不是說車子要停遊客中心嗎?想必跑車名貴,特別通融吧。
到了阿里山車站,很佩服排隊買票的人(我們前一天已在賓館櫃檯買好了來回票),更佩服經年累月準時到車站售票口和販賣部開燈上班的職員,還有,小火車啟動前,拿著手電筒或蹲或彎腰、上下裡外檢查的工作人員。
從排隊剪票到站在月台候車,我感受到境外遊客的威力。操著廣東腔的不同陣營的男女,一個是伸長自拍神器、差點要和前面的人比肩,一個是不怕掉下月台地從隊伍最前頭越過人群,都和我認知的習慣格格不入。還好大多數人都相安無事,本來擁擠的車廂,聽到廣播說加開一班,頓時少了一些,大家在鐵軌運行的搖晃節奏中聽著日本老歌,依稀知道是有關阿里山的歌曲,我不是很喜歡就是了,最後終於聽到台灣的“阿里山姑娘”這首經典。
到祝山車站,哇,月台上那紅豔豔的花是甚麼啊?太漂亮了。回台北後看到“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”臉書,才知道是石楠杜鵑,我不是追花追雪的人,我更喜歡的是旅途中這種無意間的邂逅,輕描淡寫又燦爛光耀,長久在心中熠熠生輝。
出了車站,看到祝山觀景台,又是一個震撼。個人覺得,祝山觀景台一點也不輸給小笠原山觀景台。那一排長長的欄杆,把玉山山系囊括在畫面裡,而人群一字排開面向山谷,都好奇地聽著一個大嗓門的導遊說,日出在左邊這個方向。許多經典的照片都是在這裡產生的,尤其是有雲海的時候,當然今天是沒啦。有趣的是,看完日出再度走到這裡,發現欄杆旁有一張圓板凳,回家比對照片之後才知,這是解說台,哈。
通往小笠原山的水泥步道看來非常好走,我興奮地跑著,不想落於人後,沒想到一到上坡,立刻氣喘吁吁,幾度停下腳步,深怕休克,畢竟這是超過2000公尺的高山啊。不過儘管這樣,還是很快就到了昨天那小火車司機說的八卦平台,果真是360度視野,而太陽要出現的山頭已經火紅一片。
我覺得,日出的過程猶如戀愛結婚。太陽還沒出現前,天空酡紅柔美,像初期的兩性追逐,甜蜜引人。等到太陽出來,光華炫目,真不知它幾時躍出山頭的,如同修成正果結婚,忙碌熱鬧、無暇他顧。再轉瞬,它已高出山巔,明亮在天,要開始一日的運行,人呢,開始了一生的柴米油鹽。
今天預估日出的時間是0525,差不多,我站在平台上一直盯著最亮的山頭看,以為那是玉山主峰,看牌子才知道,原來它是東郡大山,哈哈。知道後趕快轉移相機鏡頭,好好拍了玉山主、北、東、南峰。而能和玉山群峰這樣相看,真是有幸啊。盯著東郡大山時,我說眼睛會看壞嗎,會白內障嗎?,周圍不相識的人也在說,他們眼睛只看相機裡面,果真實相虛相,各自體會。
看完日出,頂著被陽光模糊了的眼睛,驚艷平台邊那些紅榨槭、杉樹葉子的清新美麗,沒空進入高山植物園,匆匆瀏覽了室內的空中攝影展。一路回祝山車站時,一個大男生很扼腕的跟同伴說,應該到小笠原這邊才對,這邊日出才漂亮……。其實,各擅勝場啦。
回到祝山車站,各家賣店人聲熱絡,一隻大烏鴉啞啞飛在樹枝屋頂之間,山谷的太陽在雲中濛濛亮,這趟觀日之行真的非常幸運,日出之後才下雨,讓人不會太流連,能心滿意足地回車站搭車。到月台當然又要大拍特拍石楠杜鵑。
回程的小火車人不多,廣播開始解說,一下請大家看右邊,那是對高岳觀景台,阿里山和玉山群峰等對看,一下看左邊,小火車進入C形彎道,中間還有一個往塔山觀景台的牌子。也近近的經過阿里山閣大飯店的門口,它和阿里山賓館都位在森林遊樂區裡面,遊玩起來相對方便省事。
到了沼平車站,我們按計畫下車,走沼平公園回賓館。
20160513